top of page

上海的夜生活場景(下)


本文翻譯自Resident Advisor網站Clubbing in Shanghai一文 ,作者為Sanjay Fernandes

閱讀這篇文章之前建議先閱讀 上海的夜生活場景(上)

''這間店混淆了很多人,因為Shelter的裝潢一點都不漂亮。只有一些黑色箱子,沒有電燈,骰子更沒有白蘭地 , 唯一有的只有跳舞。''

Cha Cha和他朋友在90年代後期的貴州做起「Dakou大窟」(意思是那些被黑市商人從廢墟中拯救出運到中國銷毀的西洋CD還有唱片)生意,在她搬來上海之後她成為了Uprooted Sunshine Soundsystem這間公司的伴唱歌手,這間公司當時都播放著不太流行的dub還有雷鬼Reggae持續了六年以上。當她決定走上作詞這條道路時Kode9發現了她的才華,並邀請她參與自己的專輯Black Sun其中四首歌的配唱,那時ChaCha與荷蘭出生但在已經上海生活的DJ Jay Soul (以混合downtempo和 Trip-Hop Chinese Vocals著名) 一起開始他們AM444的計畫,他們的首張EP Eye Wonder 獲得當地品牌Pause Music的推崇,這間公司旗下有著中國地下音樂藝人及DJ的混音專輯. 即便只是給當地的製作人有一丁點機會,卻是給了當地文化有機會慢慢的進軍夜生活的通行證。

AM444

解決這個問題的關鍵在於當地中國DJ還有製作人們和幾乎都由外國Promoter佔據的上海夜店之間雙向依賴的關係。就像Cha Cha提到的,外國人並非長久性待在這 "這裡有很多外國人,但是外國人來來去去...所以如果你真的想要成功經營,你必須集中在中國顧客身上,因為他們才是永久性的在這裏。" 她也讚揚MHP還有其他當地的的音樂人如B6及DJ Ben Huang與中國人合作推廣的派對,但是她也知道"他們的顧客群漸漸的變老了"。

儘管這些衝突的產生,Cha Cha和MHP都承認外國人對於夜生活的重要性,"我經常告訴當地的[製作人和公關],不要以說出外國人對影響你們有多大而恥'',MHP並補充說明,上海的幾間最有名的夜店都是由歐洲人或是美國人所擁有的。

座落於交通大學地鐵站附近的一個小巷弄內,Dada就是其中一個每天都座無虛席的酒吧。當我抵達星期五晚上的Stockholm Syndrome派對時,店內的音響正傳來 Fad Gadget的"Lady Shave"來歡迎我。當DJ播放著新的曲風還有Italo Disco舞曲時,一位來自倫敦旅客告訴我The Jock以前是ABC(美籍華裔) 而且看到他們穿越在舞池和DJ台是稀鬆平常的事。取代''ABC''的是英國出身的Gareth Williams,他曾經把Shackleton的"Touched"(來自Drawbar Organ的單曲)收錄在他早期一小時都是差不多曲調的組曲內。法國雙人組合Acid Pony Club之後以現場華麗的Disco歌曲接續播放,儘管這看起來很像是隨興的陣容,但總能讓在Dada聚集的外國人於舞池內隨之起舞,同時一些在Dada的中國人則坐在角落用骰子配白蘭地玩著中國式的喝酒遊戲。

Fad Gadget - Ladyshave

Shackleton - Touched

''中國沒有夜生活的文化,在我們的歷史中是沒有夜店這個東西''

— Cha Cha

有著那麼受當地人喜愛的Stockholm Syndrome派對卻沒有張貼任何有關RA Horizons派對的訊息,這是在任何其他的城市中所看不到的,但這就是為什麼上海那麼迷人的地方。RA之前帶Levon Vincent到Shelter,即使 Vincent蠻受歡迎的,但就是沒有任何當地的DJ, Promoters,製作人在我寫這篇文章時被採訪,那晚他們都沒有出現在那裡,他們之所以選擇留在Dada是因為那裡的費用比較便宜以及那裡呈現放鬆的氛圍。這種情況下是不會出現那種崇拜歐洲知名DJ的情節。

Dada

即使如此,Shelter仍被大家公認是上海電子音樂搖籃。Shelter的經理Gareth Williams說到"事實上Shelter不像大部分在中國的夜店"這裡大部分的夜店全部都掛滿了豪華的裝飾,美麗的外表,燈光,亮麗的沙發" ''我們在2007年開始經營Shelter,這間店混淆了很多人,因為Shelter的裝潢一點都不漂亮,只有一些黑色箱子,沒有電燈,骰子更沒有白蘭地,唯一有的只有跳舞。"

Shelter

這種黑暗的極簡主義是Shelter的賣點。入口是一個用裸岩做的蟲洞,而這個蟲洞會帶領你到後方感覺起來像是水泥的墓碑。木炭支架作為舞池和稍嫌底矮的天花板做分隔,讓人感到一種幽閉恐懼症的感覺。如果你知道這個地方以前是用來當二次大戰防空洞的話,更會增添了幾分險惡的氛圍。

這個場所很適合非常奇特,或是黑暗層面的音樂。Dubstep和Heavy Bass非常適合,同時MHP的Techno還有Cameron Wilson的Void Party。Wilson從蘇格蘭到上海來擔任記者,而他在2007年開始在Shelter工作。

Wilson認為了解當地的夜生活文化是"最重要的事情",當他談論到中國人的草根文化,讓他想起Cha Cha。"外國人留在中國大概幾年後他們就會走了,中國上夜店的人平均年齡正在下降因為他們越來越早開始提早上班(全職)。這也是為什麼上海夜店很難聚集人潮的原因"。

再者,像Wilson這種西方面孔Promoter因為語言的隔閡更難融入。英文雖然是電子音樂文化的開端,但是在中國很多人仍不會講英文。“聰明的上海”是一個英文網站,裡面有刊登很多活動的資訊,但是這種英文網站只是為了外國人而設計的。像RA這樣的網站甚至不會被上海人看見,對於外國Promoter發傳單和口頭上宣傳他們的派對和活動會比較簡單。事實上Williams只有用英文在Wordpress這個平台上為他的次文化派對做宣傳,但是說也奇怪,這只是他和他客人用來溝通的平台卻被中國政府封鎖了 (但是他在Shelter辦的活動依舊場場爆滿)

另一位Promoter Nik也遇到相同的問題。Nik是一個住在中國兩年的倫敦圖像設計師。他在Dada主辦的House派對非常受到歡迎。“聰明的上海”和“流連上海”是他最信任的線上社群網絡。Nik 自滿的說到“我的推廣目標是專業人士” “還有英文好的中國人(但不是很多)”。試著翻譯“Cosmic Disco”成中文是非常困難的,所以下一個派對的主題我們決定為了慶祝中國在上個月送上他們第一個女太空人到月球。很多時候我們試著在宣傳時把中國的元素融入,因為這會引起中國人參加派對的共鳴。

電子報通常也是很重要的推廣方式其中之一,Nik引用了有強大email客戶名單的歐洲promoter的方法。這些有用的資料庫累積在派對的質感以及參加人的素質。他發現Daniel Wang在Lune放的音樂是令人印象深刻的,同時這邊的Dubstep和Techno也算上海頂尖的,但是Disco已經成為了他們店的招牌。Lune擁有較明亮的燈光以及設計算是上海比較豪華的夜店(特別是跟Shelter相比)

在上海不乏熱情和努力的人想要發展在地化夜生活,這麼說好了,這個市場在這幾十年中穩定的成長,但是卻不像是中國開發時爆炸性地指數成長。要人們快速改變生活型態是不合理的。對於中國人來說電子音樂和夜店文化的關係如果不是不存在那換句話說就是任其發展。(想像要多長的時間才讓Shoom脫離Acid House。) 當音樂可以利用網絡傳遞給較年輕的族群時,這種House和Techno只停留在與歐洲的聯想思維正準備跳出框架。

Shelter

Williams說到“這種(快速)的進步是他X的每個人的夢想” “中國變化的速度越來越快,很快就要爆炸了”。雖然這並不會立刻的發生,無庸置疑的,中國正在進步當中,但還有一段路要走,以上海密集的人口以及豐富的資源,上海夜生活場景很快就能成為亞洲最強之一。


Recent Posts
bottom of page